探究赴港上市的未盈利...

探究赴港上市的未盈利药企现状

时间:2019-12-11

来源: 新康界 

2018年以前,创新药企业一直面临着一个共同的痛点:融资难。

据统计,创新药品种从化合物发现到上市平均需要12年左右时间,盈利周期非常长。通常情况下,在研发过程中企业会处于烧钱的状态,而现金流来源无非两种模式:要么靠自身造血,要么融资。

然而,现实情况是:早期的创新药企业通常没有产品上市,缺乏自身造血能力;而融资渠道上,融资范围大的A股和新三板上市制度对业绩都有较高的要求,对创新药企业“并不友好”,而一级市场股权融资由于是非公开市场,融资对象范围和规模都相对有限,且沟通成本极大。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创新药研发的步伐。

港交所上市新政打开未盈利医药生物公司融资新纪元

2018年4月底,港交所推出了25年来最重大的一次上市改革:发布新修订的《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上市制度》,允许未通过主板财务资格测试的生物科技企业带“B”上市,公开融资的大门首次向未盈利的生物医药公司敞开!

这个政策消息当时在生物医药圈轰动一时,创新型药企迅速响应。歌礼制药在2018年5月即提交上市材料,2018年8月1日获批首发上市。此后,一批未盈利的生物医药类企业相继赴港上市。截至2019年12月9日,已有12家企业成功上市。

图表 1 截止2019年12月9日赴港上市的未盈利药企梳理

资料来源:iFind,中康产业资本研究中心

带“B”上市企业有一个财务上的共同特点:研发投入相对自身所处阶段都不低;而归母净利润均处于亏损状态,且截至2019年半年报,虽有部分企业已有产品开始上市(如君实和信达),但尚未见扭亏的公司。

图表 2 港股上市未盈利公司的研发和净利润情况

资料来源:iFind,中康产业资本研究中心

上市遭遇破发,有企业破发至今

或许是因为2018年国家一系列支持创新药的政策出台,加之港股历史性地对未盈利药企敞开怀抱,政策风四起,所以当时市场对未盈利药企的市场预期十分乐观。这批“政策宠儿”同样也受到了不少投资者的关注。但由于未盈利药企面临药品上市审批时间长、市场竞争随着时间逐渐加剧、销售能力短板等诸多难关,尤其是对于尚无已上市产品的公司来说,公司将产品商业化的能力还是未知数,上市风险较大,使得他们的投资风险相对较高。二级市场对非盈利企业的接受也需要一定时间,因此,港股未盈利药企上市后股价频现破发现象。

总计有5家企业在上市首日股价破发。

图表 3 公司股价上市首日破发情况梳理(以收盘价为准)

资料来源:iFind,各公司招股书,中康产业资本研究中心

上市价值几何?

显然,政策给与未盈利药企上市红利,是为了拓宽创新药企业的融资渠道,为新药企业的研发和商业化助力。如今,时隔港股开放已有一年多时间,这些已上市的未盈利药企们的表现如何?

从股价方面来看,上市的12家公司上市后命运不一。一方面,以康希诺、君实生物、信达生物为代表的企业股价上升甚至翻倍;另一方面,随着越来越多的生物制药企业加入竞争,部分先行药企的稀缺性优势受到削弱,导致有7家公司的股价还处于破发状态。

图表 4 公司最新股价破发情况梳理(以收盘价为准)

资料来源:同花顺iFind,中康产业资本研究中心

上市以来股价上升的三家公司的共同特点是已有或即将有产品上市:君实生物的PD-1产品JS-001已于2018年12月17日上市、信达生物的PD-1产品信迪利单抗IBI-308已于2018年12月28日上市、康希诺的四价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(MCV4)的上市申请已于2019年11月22日获得受理。三者的产品研发管线已经或即将兑现,因此,市场也给与了它们相应的价值。

而破发的7家公司的共同特点是尚无产品上市,且可能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。新药研发的重要特性之一就是长周期性,这引起了药物经济学相关问题:由于新药研发试验、审评审批等时间通常较长,在此期间不可避免地会有竞争对手不断出现,不排除后来者进度赶超前者,使该款新药的市场竞争格局由原来的独领风骚变成硝烟四起。如此,市场会对公司新药的前景和市场份额的取得失去信心,影响公司估值,从而造成股价跌跌不休。

例如,破发最严重的歌礼制药,自上市以来股价持续低迷。11月14日歌礼制药刚刚宣布1.12亿股的股份回购计划,股价有所提振;11月28日就遭遇了拳头产品丙肝药物戈诺卫(达诺瑞韦钠片)折戟医保,股价“一夜回到解放前”。

图表 5 歌礼上市以来股价走势图

资料来源:iFind,中康产业资本研究中心

从产品上市角度来看,目前仅君实生物、信达生物的PD-1和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宣布上市,其他公司均还处于无产品上市阶段。此外,百济神州的PD-1很可能搭上2019年末班车获批上市。

图表6 港股未盈利药企中已上市产品情况

资料来源:中康产业资本研究中心

而未有产品上市的药企们,其临床试验也有了不同程度的进展。

图表 7 港股未盈利药企部分临床进展(不完全统计)

资料来源:中康产业资本研究中心

可见,上市时间靠前的药企在上市后均有了不同程度的临床进展,新药研发的步骤也在稳步推进。

政策红利不断,加码支持国内药企研发新药

港交所的开放在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的融资历史上具有开辟性意义。港交所开放短短一年多时间,已有12家国内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成功上市。截止发稿日,启明医疗也于今日(12月10日)在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,成为港股首个未盈利医疗器械上市公司。此外,还有康宁杰瑞、天士力生物、盟科医药、永泰生物等一批“新鲜血液”也已经向港交所递交了IPO申请,港股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的阵营还将不断扩大。

继港交所的开创性举措后,在国家高层领导的顶层设计下,国内上交所也推出科创板战略。在其上市的5套标准中,与未盈利药企息息相关的是第5套标准:即预计市值不低于40亿元;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;市场空间大,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;医药行业企业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。

上交所这一举措和港交所隔空呼应,而创新药企业们也积极响应。泽璟制药、百奥泰是科创板头两例以第五套标准过会企业。此外,在科创板受理的百余家企业中,天智航、前沿生物、神州细胞等几家生物医药企业拟采用第5套标准上市。不仅如此,有已上市的未盈利药企也正策划着多地上市扩大融资圈:2019年12月3日,君实生物的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得受理,如此以来,君实生物有望由“新三板+H”企业摇身变为“新三板+H+科创板”企业。而与此相似的还有百济神州,目前百济神州是一家“美+H”国内外两地上市的未盈利药企。

如今创新药企业的融资渠道大大拓宽,我国的新药研发实力逐渐展现。如前段时间百济神州的完全自主研发的抗癌新药泽布替尼上市,标志着我国的创新药出海实现“零突破”。

必须承认,港股上市新规和科创板为医药产业投资提供了历史性的新机遇。国家“从仿制药大国向创新药大国转变”的战略步伐正在不断加快。